- 全部
- 综合
- 公司
- 产品
- 技术
- 人物
- 政策
-
《纽约时报》|中国生物技术更快更便宜
就在上海旁边的无锡,中国正在建设它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未来——一个蓬勃发展的生物技术中心,包含了工厂和实验室,在这里的制药公司可以比其他任何地方更快、更便宜地开发和制造药物。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8/31 -
放弃胃镜的3亿中国人,终于等到这项无痛胃癌扫描术?
阿里巴巴达摩院的医疗ai团队曾在2023年开发了胰腺癌筛查ai模型panda,通过“平扫ct ai”的结合,准确识别早期胰腺癌病变。两年后,他们又和浙江省肿瘤医院程向东团队合作开发了胃癌筛查ai模型grape——只需要一张腹部的平扫ct,即可由ai筛查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胃镜检查。
2025/07/06 -
deepseek-r1的能力,到底从哪里来?《知识分子》和open-reasoner-zero团队成员胡倞成、韩琦,light-r1团队成员邹昊晟,新加坡国立大学、sea ai lab研究人员刘梓辰,以及个人复现者许书尧都聊了聊,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5/28 -
从12岁考入科大的少年班,到最年轻的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再到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院长,张亚勤几乎经历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那场以个人电脑和互联网为起点的信息革命中最为波涛汹涌的30年。
2025/05/19 -
2025年4月起,生态环境部要求新建煤矿在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8%时必须进行甲烷捕集[1],这一门槛之前是30%,并要求所有矿井在2027年4月前达标,相当于在煤矿通风系统中捕捉更稀薄的气体,显示出中国在煤炭行业甲烷排放方面加快了行动。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4/29 -
中国民营火箭的这次全球瞩目的爆炸,试验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在航天界的对马斯克在不断爆炸中迭代优化火箭的赞扬声中,对来自中国商业航天的这次爆炸,我们该如何看待?来自全网的批评和指责是否过分苛刻了?对于这次事故,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什么?应该吸取的教训是什么?这次事故会为刚刚刚起步的中国商业航天带来什么?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3/01 -
6月20号的一个医药行业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半年注射一针能百分百预防hiv感染,这是人类抗击艾滋病的重大突破。该新闻来源是医药巨头吉列德,它的一个3期临床试验在中期分析里提前达到有效性终点。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2/28 -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李德仁院士、薛其坤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的这一崇高荣誉。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2/28 -
人工智能(ai)工具正在改变科学研究的方式。alphafold基本解决了蛋白质结构预测难题;deepmd大大提高了分子模拟的效率和精度;而新兴的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等,也正在科学研究领域开疆拓土。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组织的这场圆桌讨论中,来自中、美两国的5位专家讨论了“ai for science”(ai4s)的概念、发展、瓶颈和机遇,也分享了他们对ai与science之间关系的理解。
2025/02/27 -
正如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领导者奥本海默所说:“我们不仅是科学家,我们也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科学界也难免。人们经常说“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即使不谈这些政治纠葛,科学家中还是有不同学术圈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坚持的学术观点和主张,学术争论无时不在。一般来说,自由争论有利于学术进步,但争论也可能造成误会产生偏见,从而让某些科学家受害并影响科学的正常发展。今天将讲述的,是ai历史中的一段江湖故事……
2025/02/27